把官兵干事热情激发出来
发稿时间:2025-02-20 14:15:00 来源: 解放军报
前不久,中央层面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专项工作机制会议强调,要紧盯突出问题一抓到底,把基层的“痛点”作为整治的“靶点”。对部队来说,为基层减负、为官兵减压,也应注重从源头着手,找准问题症结,切实把官兵干事的热情、潜力、活力激发出来。
善除害者察其本,善理疾者绝其源。基层的“痛点”,就是整治的“靶点”。“不治其本,而务其末,譬如拯溺锤之以石,救火投之以薪。”找准了痛点、难点、堵点,才能避免减负工作成为走过场或者徒增新负担。形式主义具有顽固性、反复性,如果不奔着问题根源想办法,不仅会“按下葫芦浮起瓢”,还会让以往减负的纠治成果付诸东流,日后纠治起来会更难。
我们常说,全部心思向打仗聚焦,全部工作向打仗用劲。如今,在少数单位还存在着与备战打仗不相关的无谓事务、一些为了应付检查而准备的无用痕迹……这些基层存在的“痛点”,既分散了官兵的精力,又制约着部队战斗力的提高。
为基层减负,其蔓在下,其根在上。习主席指出,高层机关和高级干部要带头解放思想,创新工作方式,以治理的理念推进各项工作,增强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本领。各级只有从思想源头、组织源头、制度源头、责任源头等方面挖根除弊,主动拆掉思维固化的“墙”、走出路径依赖的“圈”,围绕为基层减负的重难点问题拿出破解对策,把“病灶”挖出来,把“病根”祛除掉,才能从根子上减轻基层负担。
对于基层官兵感受直观、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机关应以钉钉子精神推动解决,坚持扭住不放、露头就打,发现一个整治一个;对具有一定典型性、普遍性的问题,既要治标更要治本,努力做到“完善一套制度,解决一类问题”,提高整治工作的彻底性、实效性。
现代管理学认为,未来组织最重要的管理任务就是赋能。为基层减负,目的在于提升工作实效。事实证明,减负不仅不会减责,还会促进基层官兵更好担负起应尽职责。机关在安排部署工作时要实事求是,应厘清职责边界,理顺职责关系,通过务实合理的任务“单子”,有效减轻基层的“担子”,把官兵拼劲、干劲、闯劲都带动起来,以明确的权责体系为基层减压赋能,提高基层自主抓建能力,把更多精力聚焦到提高战斗力建设水平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