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军事

首页 >> 文字列表 >> 正文

一封战地家书 几多碧血丹心

发稿时间:2024-09-24 17:27:00 作者:刘学 张鸣东 赵雷 来源: 中国国防报

邢孝先烈士生前写给姐姐和妹妹的信。黄跃义摄

少先队员在烈士墓前朗读烈士家书。冯 莹摄

孙生禄烈士生前写给妹妹的信。孙思邈摄

邱少云烈士生前写给家人的信(复印件)。黄跃义摄

康致中烈士入朝作战前拍摄的全家福。黄跃义摄

  “妈妈,这地方下雪了,我想你老一定挂念我……”

  “妹妹,希望你今后给我写信时,最好能自己练习写,写好写坏都不要怕,要勇敢锻炼自己……”

  “我决心杀敌立功,戴着光荣花回来看你们……”

  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纪念馆珍藏着61封志愿军将士的战地家书,其中有55封家书是烈士留下的。这些家书中,有写给父母和妻儿的,有写给朋友和恋人的……他们在信中屡屡叮嘱家人朋友不要牵挂自己,但字里行间满溢着殷殷思念之情。他们是军人,在战火纷飞的岁月里,坚守在保家卫国的最前线;他们也是父亲、丈夫、儿子,在战斗间隙,用一封封家书倾诉着对祖国、对亲人、对故乡的深深眷恋。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也是烈士纪念日设立10周年。让我们一起品读这些笔蘸硝烟与忠诚的心里话,一同感受力透纸背的碧血丹心,永远铭记先烈的丰功伟绩。

  情感记忆的档案 舍生忘死的冲锋

  “我决心杀敌立功,戴着光荣花回来看你们!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在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纪念馆,展柜里陈列着志愿军将士的战地家书中,战斗英雄邱少云的家书感人至深,吸引辽宁省沈阳市和平区青年大街小学师生驻足良久。

  一纸胜千言。这张泛黄斑驳的信纸,字字入心,句句深情,一下子把在场师生带回那场艰苦卓绝的战争。

  1950年12月,抗美援朝战争开始后,邱少云随部队到河北内丘集训,准备入朝作战。在离开祖国前,邱少云写下了他一生当中唯一的一封家书。他在家书中写道:“我报名参加了中国人民志愿军……到朝鲜后,一定要拼命打仗,不怕死。为了让所有的受苦人都像我们一家过上好日子……”

  在抗美援朝战场上,年仅26岁的邱少云严守潜伏纪律、烈火焚烧而岿然不动,直至壮烈牺牲。他“以纪律重于生命、以生命诠释忠诚”的伟大壮举,兑现了自己在家书中写下的铮铮誓言。

  “家书,是志愿军将士的情感档案,也是更为鲜活的历史。”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社会教育部部长王春婕说,在直面生死的战场上,书信是志愿军将士与家人之间唯一的纽带。一封封泛黄的家书,字字句句都是他们对家人的无尽思念和对祖国的无限忠诚。

  黄继光在给母亲邓芳芝的信里写道:“现在为了祖国人民,需要站在光荣战斗最前面……不立功不下战场。”信寄出几个月后,他在上甘岭战役中用身体堵住敌人疯狂扫射的机枪眼,为战友冲锋开辟通道,牺牲时年仅21岁。

  纸短情长。通过一封封泛黄的家书,前来参观的师生重温峥嵘岁月。

  志愿军空军第三师九团飞行中队长孙生禄曾给妹妹孙淑华多次写信,在信中鼓励妹妹“要积极上进、学好本领、为国家效力”。作为兄长,孙生禄教导妹妹勇敢锻炼,不断地从政治、业务和文化等各方面来提高自己。他还给妹妹传授学习方法,“加强和同志团结,虚心地向老同志们学习,只有这样才可能使自己进步得更快。”

  孙生禄牺牲后,他生前所在部队收到孙生禄父亲的一封信,信中写道:“我只有一个儿子,他牺牲了,自然是很悲痛,但我还有一个女儿,我把她也送进了部队……”

  受到哥哥的鼓励和鞭策,在父亲的大力支持下,孙生禄的妹妹孙淑华也参军入伍。2002年,在孙生禄烈士牺牲50周年纪念日当天,66岁的孙淑华从北京赶到沈阳祭扫烈士墓,并给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带来一份珍贵的礼物——镌刻着116名在抗美援朝战场牺牲的空军飞行员名字的铜匾。2009年,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突然收到一笔10万元捐款,原来是73岁的孙淑华老人在病重弥留之际,捐出自己的积蓄,希望用于陵园建设。

  “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硝烟弥漫的战场,不仅有铿锵在耳的誓言,还有对家中妻儿的关爱。

  1953年1月22日,时任志愿军第一军第七师十九团团长的康致中,告别妻子高亚梅及年幼的儿子康明,奉命赴朝参战。在入朝作战一个多月后,康致中给妻子高亚梅写了一封信,信中讲述:“部队生活较前更好,官兵们均能吃上细粮……大家均表决心要打好出国第一仗,报答祖国人民的关怀。”

  在信的结尾,这位深沉的父亲忍不住关心年幼的孩子,叮嘱妻子不要忘记带孩子打预防针:“今年再给小孩种一次痘,沙眼还要经常用药……”

  英雄情长,充满对家人至深的眷恋与挚爱。同年6月,康致中在指挥所坑道召开作战会议时,突遭敌军轰炸,坑道口被掩埋,康致中等百余名志愿军官兵牺牲。后来,官兵们找到康致中的遗体时,在他遗体右侧的墙上还插着康明两岁时的照片。

   壮怀激烈的绝笔 披肝沥胆的告白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在战火连天的岁月里,一封情深义重的家书更显得弥足珍贵。

  在抗美援朝战场上,硝烟之下的战地家书还有很多,每封书信背后,都有一段故事的延续和一种精神的传承。

  “有的将士在发出信件的第二天就牺牲在战场上,这些珍贵的信件便成了他们的绝笔。”每每回想起牺牲在朝鲜的战友,那一封封家书让89岁的志愿军老兵王成信印象深刻:每名志愿军官兵衣领上都写着血型供紧急输血用,上衣兜盖内侧都写着家乡地址,里面常有一封家书。

  “官兵受伤从战场上下来,都会托人把报平安的信寄回家去。”王成信回忆,一次在战场后方,一名抬担架的卫生员叫住他说:“小同志,麻烦把这位战友的信给邮走。”他还没走出几步,担架上那位受伤的战友就停止了呼吸。“我依然把那封信寄了出去,我想那是战友最后的愿望。”王成信说。

  一封封壮怀激烈的绝笔书信,成为英烈精神跨越时空的载体。

  抗美援朝老兵伍逢亨20岁入朝作战,26岁回国,把最好的青春时光留在朝鲜战场。战争催人成长,从初上战场的恐惧,到慨然写下遗书时的无畏,伍逢亨见证了胜利。

  作为译电员,伍逢亨虽然不直接拿枪在一线冲杀,但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他在回忆录中写道:“1953年初,是敌人攻击最猛烈的时候。那段时间,敌机在我防区活动越来越频繁,凭借所谓空中优势,狂轰滥炸我后方的铁路、桥梁和居民点。一次,一架敌机在离我住处200米的地方,一通机枪扫射后,连投两颗炸弹,巨大的爆炸声震得我耳朵嗡嗡直响。房顶上的土都被震了下来,掉在我正翻译的电报稿上。”

  1953年3月20日,伍逢亨在日记中写下了这样的话:“这次反敌登陆作战将是空前残酷和激烈的,事先写封遗书是必要的,以便在牺牲后,让组织和同志们能了解自己的心情。”

  那天晚上,就着坑道里微弱的烛光,听着外面的隆隆炮声,伍逢亨展开一张纸,提笔写道:“亲爱的同志们:现在我已经与大家永别了,我已经为人类的解放事业而献出了我的鲜血和生命……同志们,在我牺牲之片刻前,我有一个幸福的愿望……请追认我作为共产党内的一名战士吧,这就是我的崇高愿望……”

  遗书写完后,伍逢亨将抄好的正稿交给连队指导员,自己留下草稿,夹在日记本中。虽然他并没在战斗中牺牲,但这份遗书被指导员交给了党组织。他入党的愿望也在几个月后实现了。

  抗美援朝烈士董玉民的侄女董淑兰,时常手捧着修复后的叔叔董玉民年轻时的照片,神情凝重,眼含泪光,“叔叔在参加抗美援朝战争时,也曾寄过数封信回家。”信中寥寥数字,寄托浓浓思念,也表达保家卫国的决心,第一封信述说自己入朝后,负责无线电工作,第二封信则是告诉家人他已担任指导员。

  “烈士纪念碑上有叔叔的名字。”董淑兰哽咽着说,“我的父亲去世前,曾和我说,他要去找叔叔了。”

  志愿军将士无惧生死,血战到底,因为他们身后,是自己深爱的祖国和人民。杨双喜烈士的遗物中,有3支钢笔,其中一支拧开了钢笔帽。它的主人,年轻的杨双喜,想用钢笔写些什么呢?这3支钢笔,也许替思乡情切的战友们写过家书,也许给上级起草过文件,也许写下自己的家书或日记……人们已无法知道杨双喜烈士写过什么,却能从他的战友写的信中,读出钢笔是以忠诚为墨的。

   跨越时空的对话 撞击心灵的震撼

  历史不会说话,但是家书中蕴藏着鲜活的历史记忆。康致中烈士的6封家书,康明珍藏多年。2014年,康明把包括家书、老照片等在内的多件父亲遗物,都捐赠给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

  父亲离家时,康明还不到两岁,如今他已74岁。“父亲虽然很早就离开了,但我知道,他心里一直记挂着我。”康明说,“希望人们看到这些遗物,能想起那一代人为国家做出的牺牲。铭记,是对烈士最好的纪念。”

  “打开一封封家书,就是唤醒一段段历史。”沈阳市退役军人事务部门通过组织排演舞台剧的方式,演绎战地家书背后的故事。

  2022年9月,“英雄战地家书——致敬最可爱的人”大型主题朗诵会在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举行。这场由沈阳市退役军人事务局主办的朗诵会,从展陈的烈士家书中精选6封有代表性的书信,包括康致中写给妻子的信、孙生禄写给妹妹的信、邱少云写给兄弟的信、伍逢亨留给战友的遗书等,通过朗诵、情景讲述、大屏幕展播等艺术形式,真实还原鲜活的英雄形象,让观众沉浸式感受英雄的事迹、英雄的力量。

  “这是一次特殊的党课。半个多世纪后,重读这些信件,寥寥数语,一字一泪。”尽管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了,但回想起当时的情景朗诵会,总导演张晓丽依然感动不已,“烈士的家书,是党史学习教育的生动教材。字里行间有鲜活的生命、炽热的情感、至深的亲情,还有永不动摇的信念。”

  这种信念是铁血壮志,字字滚烫。“家书的家,是家庭的家,也是国家的家,每一封家书背后,都饱含志愿军将士的拳拳爱国情,更是志愿军将士英勇顽强、舍生忘死的生动写照。”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讲解员杜若飞说这话时,眼睛湿润了。

  每次品读烈士的家书,杜若飞都有种撞击心灵的震撼。如今,杜若飞利用收集到的权威资料解读红色书信背后的故事,与先辈展开跨越时空的对话,“更多的烈士家书需要被看见,我要把他们的故事讲给更多的人听!”

  石碑矗立,松柏无声。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内,“红领巾”讲解员们讲述烈士的生平事迹;官兵代表、当地市民为烈士献上白菊、深深鞠躬;志愿军老兵拭去墓碑上的浮尘,高唱“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

  “不立功不下战场!”黄继光曾在写给母亲的信中表下决心。他,以最壮烈的方式,履行了对母亲的承诺。而今,山河锦绣,盛世繁华,曾经和黄继光一样,为祖国和人民抛洒热血的英雄们终于归家。从2014年至今,我国已连续10年迎接十批在韩志愿军烈士遗骸回到祖国的怀抱。

  “同样的年龄,同样是军人,他做了什么?而我又能做什么?”在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品读完烈士书信的当晚,辽宁省军区沈阳第五离职干部休养所一级上士杨帅军久久没能入眠。

  尽管熄灯号吹过了许久,杨帅军还在品味着、琢磨着,“这些家书背后,是先辈义无反顾投身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伟大事业的缩影。”震撼与洗礼,敬佩与传承。“和平年代,我们不能忘记在战争年代牺牲的先烈们,要更好地工作,不辜负他们。”杨帅军暗下决心。

  70多年前的抗美援朝战场上,19万多名志愿军将士英勇牺牲。如今,参观者走进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看着红色家书和无声的遗物,就能懂得他们为什么是“最可爱的人”。

  “您参军时走的羊肠小道马上就变成数米宽的沥青公路了,把咱们村的小米给您寄去,尝尝家乡的味道……”今年清明时节,志愿军烈士孙占元墓前,一封从河南寄来的书信,满载千里之外的思念。

  英雄穿越时空,永远活在人们的心中。“同一轮明月之下,他们有牵挂着的家人,还有千千万万个我们。看完展览,我也想写一封家书!”看到一名士兵在观展留言簿上的留言,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的工作人员感到深深欣慰。

  版式设计:王秋爽

 
责任编辑:龚阿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