锻造“深海利刃”
发稿时间:2024-04-25 15:12:00 作者: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裴楠 通讯员 于金成 来源: 中国青年报
仲春时节,南海某军港,蒙蒙雾霭笼罩下,一艘艘“黑鲸”静卧海面。
码头上,南部战区海军某潜艇支队官兵,正紧张有序地开展各项工作,一边对刚刚巡航归来的潜艇保养维护,一边为即将出征的潜艇装载物资。
伴随着刺耳的警报声,某艇员队立刻转入战斗状态,潜艇在短时间内迅速出动,“消失”在波涛汹涌的大海中。
艇队官兵依托体系信息引导,协同作战,成功突破“敌”多重反潜力量封锁,在对手毫无察觉的情况下悄然抵近,发起数次模拟攻击,完成既定目标,有效验证了一系列新的战法训法。
“对于我们这个驻地艰苦偏僻、装备型号相对老旧的单位来说,这样的成绩在多年以前是不敢想象的。”支队领导介绍,近年来,党委一班人深入推进政治整训,以党的建设引领全面建设,聚焦备战打仗、强化政治淬炼,官兵圆满完成多项战训任务,顺利攻关一系列重大课题,出海频次较以往增长3倍,逐步成长为一支捍卫蓝色国土的“深海利刃”。
“我以自己是一名潜艇兵而自豪”
柴油机技师刘代华所在的这艘潜艇,属于支队的老旧型号。相比而言,它的关注度不如其它新装备。
但是,每当刘代华提起这个与自己同一年服役的“战友”,嘴角总是忍不住上扬。这些年来,他们艇员队取得的荣誉,是整个支队最多的,大大小小的奖牌、奖杯、锦旗,摆满整个艇员队荣誉室。
8年前,怀着对潜艇部队的憧憬,何忠俊参军入伍来到艇上,本以为可以威风凛凛地驰骋大洋、建功立业,却没想到自己的岗位“如此狼狈”。
“这个兵当得太累太枯燥,还不如在家里干汽修。”被分配到柴油机专业的何忠俊,整日与高温、高湿、高噪音为伴,钻柴油机舱时经常被蹭得满身油污,稍有不慎就可能磕碰、烫伤。那时的他度日如年,只想两年服役期满赶紧走人。
但他发现,艇上的老兵对装备维护的要求几近苛刻,把舱内零部件保养得“铜发光、铁发亮”。一次,何忠俊终于累得干不动了,发起了牢骚:“这条老潜艇有必要认真保养吗?即使有任务也轮不到咱们。”
“潜艇的每一个战位都影响全局、关乎生死,关键时刻,一颗螺钉都有可能影响行动的胜负。”刘代华回答说,“如果任务来临咱们打不了胜仗,这个兵就白当了!”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由于在支队看不到方向,觉得装备老、任务少,一些官兵盼着退役或者交流到别的单位工作,刘代华看在眼里,却依然选择与战友们坚守战位。
“推进政治整训,必须激励担当作为,把留人、选人、用人机制进一步完善。”那年,支队党委经过研究,决定主动找任务、担责任,充分发挥大家的主观能动性,大幅增加各艇参加任务的频次,立足现有装备研战谋战。
“战斗力并不只是取决于装备的好坏,更取决于使用装备的人。”刘代华所在的艇员队脱颖而出,用着手中的老旧装备,圆满完成了多次全训、远航、比武任务,大批官兵选择继续留队。
不久,支队出台《支队人才建设三年规划》,着力强化指挥员、参谋军官、军士人才等“六支队伍”建设,突出打仗标准选干部、配班子。
“远离城市喧嚣,我们有更多时间学习思考;离开手机社交软件,我们有了亲密无间、生死相依的战友……水下的生活并不枯燥,也另有一番乐趣。”今年年初,在支队举行的“蓝鲸论坛”上,刚刚代表支队在战区比武中夺魁的柴油机兵何忠俊走上讲台,分享自己的成长感悟,他说:“我以自己是一名柴油机兵而骄傲,我以自己是一名潜艇兵而自豪!”
“你只管努力,其余的事交给组织”
一次晚点名,电工班长宋蓓龙毫无征兆地得知自己获得了军旅生涯的第二个三等功,感到十分惊讶。在他看来,电工专业在艇上并不显眼,自己一年到头除了完成本职工作,并没有什么出彩的表现。
“宋蓓龙同志在岗位上踏实认真工作,是保障我们潜艇战斗力不可或缺的一分子。”某艇员队徐政委当众宣读的党委决定,令在场官兵佩服、信服,人群中响起了一阵热烈的掌声。
“艇上的每一名官兵、每一个战位,都是我们艇员队党委必须关注到的,不能让他们白白付出汗水。”徐政委说,近年来,随着政治整训工作深入推进,各级党委班子成员频繁地出现在官兵身边,大家明显感到“支队不一样了”。
过去,每逢有上级工作组进驻,举报箱内就会被各式各样的纸片塞满,一封封举报信,反映出官兵诉求无处表达、对党组织缺乏信任。
“党的威信,大话吹不出来,官威吓不出来,而要靠率先垂范、主动担当的具体行动立起来。”新一届党委班子认为,深入推动政治整训,要始终坚持问题导向,聚力破解难题,让官兵有实实在在的归属感。
支队党委委员介绍,他们主动认领棘手的“旧账”,坚持“一人、一事、一策”,妥善解决滞留部队多年的退役士兵和老职工问题;通过广泛调研,科学推动码头疏浚、楼栋建设等15项历史遗留工程结算;主动协调多方,积极开展停滞10余年的安置住房建设……
这几年,支队党委逐项解决历史遗留问题,推进损管楼、游泳池、医疗房等多项备战急需、官兵急盼的建设项目落地,营区面貌焕然一新。
党委以身垂范之下,各级各部门工作理念、工作作风也随之发生根本性转变。机关强化服务基层意识,推行“首接首责”制度,设置“马上就办”办公室,要求尽量做到让部队官兵“只跑一次”。
“当时给家属办随军手续时,来来回回折腾了很多次。”一级军士长章华锋记得,此前他去办理家属随军手续时,不仅要填的表格多,还要去多个部门签字盖章。
去年,他的小女儿到了入学年龄,通过支队协调帮助,孩子上了驻地最好的学校。在这个过程中,他只需要把资料交给一个科室,后续工作由机关工作人员全程负责。章华锋感慨:“机关工作的转变,让我们基层官兵有了更多的时间精力投入到练兵备战中。”
现在,支队官兵中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你只管努力,其余的事交给组织。”
“出航就是出征、下潜就是战斗”
“发现敌舰!战斗警报!”
不久前,南海海域,正在开展训练的该支队某潜艇突然收到上级情况通报,开启“由训转战”模式,王艇长果断指挥各战位进入作战状态 ,他们沉着应对,最终圆满完成任务。
类似情况,对于官兵来说早已成为常态,他们时刻把支队“出航就是出征、下潜就是战斗”这句口号铭记在心。
近年来,为了抓好议战议训制度落实,提升练兵备战效果,支队党委常委坚持沉到一线,摸实情、听呼声,支队人人把战斗力建设放在心上,贡献智慧力量。
“按照既定流程实施,为何会出现差错,是偶然还是有其他原因?”去年,支队计划组织某艇进行边界条件下的实射鱼雷任务前,声抗技师范先权与战友在模拟训练室反复操练。成百上千次训练中,一个鱼雷发射后出现故障的情况引起他的注意。
范先权越想越不对劲,便将情况向上级反映,立即引起党委重视。他们与院校专家进行多次沟通后,最终确定事非偶然,随后召集攻关小组集智研讨,决定不再沿用原有模式,采取范先权提出的新操作模式。
“1、2号发射管,放!”任务当天,随着指挥员一声令下,鱼雷脱管而出,目标被精准命中,海面上腾起冲天的水柱。
“跟演跟训、学战研战是我们开展政治整训的有利时机。”支队党委常委介绍,针对备战积弊、工作惯性等方面问题,他们逐一检视剖析,以建强打仗型党委班子为目标,把战斗力标准牢固立起来。
前不久,面对先进的水面舰艇编队,某艇员队通过高超的战术战法弥补装备硬件不足,硬是靠人的操作和判断,以老对新、以弱胜强,取得了“三战三捷”的骄人战绩。几乎同一时间,支队另一艘潜艇在某项重大演训任务中,用一流的军事素养赢得任务指挥官的高度赞扬。